為什麼工作一年多後,我選擇出國留學?

我知道我需要一個「足以衝擊現狀」的突破,才能把滯怠已久的空白填滿。

Photo by MD Duran on Unsplash

2017年,我將學士帽往空中一拋,儀式性地為四年的大學生活畫下句點,並為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揭開序幕。

當時,典禮在與同學的嬉鬧中潦草結束,我一句師長的致詞也沒入耳,只記得一群人匆匆忙忙出了會堂,手裡拿著捧花,與到場的家人們開心合照,氣氛歡愉到讓我暫時忘卻了對未來的不安,只顧著接收親朋好友捎來的祝福。

然而,在每個歡笑之間的空隙,我卻感到一陣心虛。

常聽別人說,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,雖然「經驗值」尚且不高,卻具備了高度的可塑性,就像一張白紙,有無限空間可以盡情發揮與成長。可是,不知道是太了解自己,還是不夠了解自己,我對於那時自身的「空白」,只感到羞赧。

即便是抬頭挺胸、昂首闊步的走進一間又一間的公司,並確保眼神不偏不移的與面試官交會,那些自信依舊像是強裝出來的,因為當我一遠離「戰場」,佯裝的士氣立刻像洩了氣的氣球,從膨脹到扁塌,剩下那或許騙的過不別人、卻騙不過自己的「渺小」與「不足」感

回首大學生涯,在就讀廣播電視學系的過程中,學了節目製作及新聞傳播,還分組拍攝了劇情短片,總體來說,課程涵蓋範圍之廣,簡直包容萬象。而在各領域都沾過邊後,好處是能歸納的出一份適性的喜好列表,壞處則是學而不精,在無法選修自己最有興趣的項目之下,除非另找時間進修,對大部分的專業都是略知脈絡卻不通曉枝節。

畢業前夕,我替自己簡單擬定了一份短期規劃,打算在出工作兩、三年後,視需求來選擇相關的研究所進修,不過從未認真考慮「留學」這個選項,只想在國內拿個文憑。大概是仗著自己還年輕,還有藉口游移不定,當時的我,對於自己能做什麼、想做什麼,給不出一個肯定的答案。

即便談到不喜歡的領域,我可以不加思索的列出名單、斬釘截鐵的將相關機會拒於門外,但就連對新聞採訪的喜愛,也在當時流於形式,停留在一種模稜兩可的狀態,主要原因是在媒體圈打工與實習過後,對於工作環境並沒有特別嚮往,因此少了破釜沉舟的決心,拿不定主意是否真的該朝記者一職前進。

我逛著人力銀行網站,縱使想精挑細選、對薪資斤斤計較,找一間名號響亮的公司來提高未來競爭力,卻往往在閱讀門檻條件時,就自動宣告投降,認為以當時的能力恐怕難以勝任,儘管獲得了面試機會、鼓起勇氣前往,依舊是底氣不足,深怕被人事主管一眼透視,看穿藏在自信表層下的怯懦與畏縮。

就是帶著這種卑微的菜鳥心態,我踏入第一份工作,擔任某電視節目的執行製作,跟著攝影團隊到台灣各地採訪。隨著經驗的累積,我覺得自己像極了一顆鵝卵石,在從上游順流而下的路途中,經過碰撞與摩擦,讓原先的楞楞角角逐漸變得平順圓滑。

但也是在這被雕塑的過程裡,我才發現這始終不是我想要的,比起製作節目、按照腳本創造內容,我更想要有自己的聲音,並能以客觀的角度闡述一件事情、傳遞一則故事、討論一項議題。於是,心中那份微弱的、對新聞產業的嚮往,像是逮到機會般地,默默向我招手、提醒我它的存在。即便那時的我,心裡多少還是有點躊躇,畢竟新聞從業人員在台灣並不怎麼受到敬重,一般人對於記者的印象也多半是負面的,因此,我總是沒有勇氣堅定的告訴他人:「我想當記者。」

但除了新聞這條路之外,我不確定自己還有什麼「相對來說更有興趣」的事物,而過去那份「自認不足」的感受,再一次席捲而來,但出乎我意料的是,在出社會一年多後,或許是更認識了自己的強項與弱點,這份匱乏與飢餓感,比從前都更加龐大與沉重,如同「書到用時方恨少」的強化版,我知道我需要一個「足以衝擊現狀」的突破,才能把滯怠已久的空白填滿。

於是,我決定把進修的時間提前,給自己一個重新學習的機會,再次以學生的身份,好好的把握能「心無旁騖、充實自我」的這項特權,並在與家人溝通、獲得他們的支持後,選擇跳脫舒適圈,到英國就讀為期一年的研究所,期望能離開熟悉的事物、自我探索一番,也順道一探究竟西方的媒體環境。(就新聞專業而言,當時只考慮美國與英國,後者學期較短、學費較便宜,因此成為首選。)

而這一趟求學歷程,撇開武漢肺炎不談,完完全全地滿足了我的求知慾、點燃了我對新聞產業的熱情,甚至,超乎我預期的獲益良多,也因為如此,許多收穫與心得無法一言以蔽之,比起彙集所有重點於一篇文章,要讀者囫圇吞棗的嚥下,我更想要分門別類、有條有理的分享英國新聞系所學、西方教育特點,以及個人對當地媒體環境的觀察,再請有興趣的朋友敬請期待囉!

Pay attention. And stay tuned.

Instagram: @storyteller_fromtw

--

--

Yu-Chen Li (Sarah)
Yu-Chen Li (Sarah)

Written by Yu-Chen Li (Sarah)

Journalist in Taiwan. Writing opinion and story pieces on Medium. Follow me on Instagram: @sarahli_journo

No responses yet